? ? ? ? 河南日訊(記者董娉)不久前,省交通運輸廳印發《全省交通運輸系統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戰實施方案》,把大氣污染防治和綠色循環低碳公路建設理念放在了突出位置,努力將綠色發展和生態保護理念貫穿于高速公路建設的全過程,持續探索廢舊資源“變廢為寶”再利用。
4月13日,記者在周口至南陽高速公路施工現場看到,工人們正在向路面鋪設建筑廢棄物,難道他們在弄虛作假、偷工減料?經過記者打探,原來他們是將城市遺棄、無處存放的建筑廢棄物變廢為寶,在高速公路建設中進行再利用。
“用建筑廢棄物替代土方,可節約耕地,按平原區取土計算,每用1立方米建筑垃圾可節約耕地1平方米,節約廢棄物占地面積1平方米。”周南高速公路項目負責人孫民剛說。
據悉,利用建筑廢棄物鋪筑高速公路在我國、我省已有先例。2015年12月建成通車的陜西西咸北環線高速公路,被交通運輸部列為全國“生態環保示范工程”,也是國內首條以建筑垃圾為主導筑路材料建設的高速公路。2016年,我省鄭州機場至西華高速公路建設也開始把建筑廢棄物作為路基填料的一部分進行再利用,整個工程計劃使用建筑廢棄物70萬立方米,將節約農田800畝,節約廢棄物占地150畝。
此外,城市建設中大量的建筑廢棄物一般是集中堆放在室外場地,易產生揚塵污染。同時,高速公路路基淺層處置和路基填筑摻3%至5%的石灰,也會造成粉塵及揚塵污染,而采用建筑廢棄物可以減少石灰的使用量,從而減輕揚塵污染。
“像煤矸石路基、廢舊輪胎改性瀝青等等,這樣讓廢舊資源變廢為寶的探索還有很多。”省交通科學技術研究院技術委員會主任、教授級高工宋云祥告訴記者。2014年6月,省交通運輸廳批準科研課題《城市建筑廢棄物在路基中的應用研究》立項,由河南省公路工程局集團有限公司與河南省交通科學技術研究院聯合進行科研攻關,經過反復試驗論證,形成了城市建筑廢棄物填筑路基的施工技術標準,并于2016年3月頒布實施。
這一技術標準的實施也得到道路施工企業的支持。孫民剛告訴記者:“高速公路建設采用建筑廢棄物需要經過篩揀、破碎,進行再加工,并且高速公路一般距離城市較遠,還將產生運輸費用,成本費用要高于就近耕地取土。但這符合國家倡導的綠色循環低碳公路建設理念,能夠消化大量城市建筑廢棄物,減少揚塵污染源,節約耕地,是一件利國利民、值得堅持的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