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蝌蚪榴莲芭乐丝瓜秋葵18,亚洲国产精品线播放,日韩视频一区二区,中文在线观看www,久久精品国产欧美日韩亚洲,亚洲国产成人久久

只是聽上去很美?鄭州同城送花O2O:面朝藍海花難開?

編輯: 時間:7/31/2015 10:06:50 AM 瀏覽:1687

 只是聽上去很美?鄭州同城送花O2O:面朝藍海花難開?

鮮花快遞公司的業務人員在派送鮮花

  河南商報記者 侯建勛/攝

  河南商報記者 李興佳

  一邊是待開墾的數十億元的市場處女地,一邊是產品配送、非標準化的行業難題,這便是當下鮮花同城速遞業的尷尬現實。

  這些從業者八仙過海、泅渡突圍:自建花卉基地、包月預售、與平臺聯姻……問題是,眼瞅著一片藍海,他們能否等來“春暖花開”?

  個案

  一商戶鮮花批發生意70%來自網絡訂單

  剛過去的“520表白日”當天,某鮮花速遞連鎖品牌業務量暴增,每隔幾分鐘,就蹦出一條用戶的好/差評,評價頁面被“速度蠻快”、“花很漂亮”刷屏。

  小閆是其中下單的一員,因為當天上班,他首次用微信訂花,人未趕到、鮮花先到,著實給了女朋友一個驚喜。

  類似小閆選擇在節日通過網絡買花的人不在少數。“平常市民還是以逛花市為主,一到節日網絡端購物明顯增多。”鄭州市陳寨花卉市場負責人白占芳稱。

  河南最大的中小企業電商平臺“企匯網”掌門人何麗麗提供的數據顯示,每逢情人節、母親節等節日,其平臺鮮花銷售量增長率達到400%~500%。5月20日這天,鄭州本土鮮花同城速遞品牌“百花集”的訂單量增長640%,單電話預訂數就與平時的總預訂量持平。

  “網絡下單預訂鮮花已經成為很多買花人的消費習慣,到店率越來越低,開個車找不到車位,市區又堵。沒時間探望病人,下個單,同城速遞送過了,省時又表達了情誼。”何麗麗稱,目前網絡訂單主要集中在同城運貨,鄭州市區三環以內3小時送達,這本身為鮮花速遞在時效性方面提供了可能。

  鮮花電商的發展,也吸引傳統的批發市場將目光投向網絡。今年陳寨花卉市場一批零商戶徐紅衛的感受是,鮮花批發生意70%來自于網絡訂單。

  本地

  鄭州幾乎沒有成功的鮮花O2O企業

  看看以下數據,或許就不難理解鮮花電商風為何越刮越猛:億邦動力網發布的“鮮花零售市場基本格局”稱,花卉行業市場容量達1200億元,而鮮花電商市場規模40億~50億元,行業的毛利在50%。

  “行業還處于藍海,門檻也并不高,算是待開墾的處女地。”廣闊的市場藍海,一方面決定了市場容量大,但另一方面,卻并不意味著行業造富容易。在“百花集”掌門人宋洋的印象中,鄭州本地幾乎沒有很成功的鮮花O2O企業,何麗麗唯一記得的鄭州一家品牌,兩年前開業,如今已停業。

  這也是鄭州本地鮮花電商的現狀:行業尚處于萌芽狀態,叫得上名字的大牌企業為零。原因在哪里?

  “這是很燒錢的玩意,前期投入很大,回收又很漫長,上百萬元的投資是最基本的。”宋洋目前靠房地產開發等項目來補貼鮮花O2O平臺的運維。何麗麗也一再告誡“沒有資金實力不要玩平臺”,“不光是花二三十萬元建個平臺的事,它涉及產品、客戶、營銷思路、平臺建設、物流配送等一系列環節。”

  燒錢戰下,鮮花電商成為土豪的游戲,勢單力薄者即便搶到“俄羅斯轉盤”,也可能面臨自戕的命運。更為重要的是,你要耐得住回收期的寂寞。

  相比之下,全國范圍內成型的品牌活得要輕松很多:新創鮮花電商品牌“最美花開”宣布獲騰訊近千萬美元級別投資,并啟用女星楊冪代言;“roseonly”主打高端送花市場,“愛唯一”做韓式花束,“愛尚鮮花”強調中產階級生活情調,并早在去年獲得了第二輪投資。

  “鮮花電商地域限制性大,體驗不好,會在移動互聯網泡沫破滅后失敗。在這之前,能融到資,就是勝利。”一業內人士這樣稱。

  困境

  并非僅僅燒錢一個難題

  然而,行業并非僅僅燒錢一個難題。

  首先,物流配送是鮮花電商躲不開的一個硬傷。“最致命的是冷天氣,花直接脫離了花盆,破損很多。專門的冷鏈配送成本又太高,遇上情人節、七夕等簡直是災難,不能按時到、收到后品相不好,都讓本該是標準化的產品得不到標準化的體驗。”業內人士林雨飛稱。

  鮮花被譽為“綠色股票”,價格飄忽不定,市場陰晴難測。“情人節當天,深圳一家花卉市場,上午現場貨品全部賣空,價格也漲得特別離譜,批發價由1元/枝漲到5元/枝。等到了中午,沒人要了,賣不動。”宋洋稱。

  何麗麗將其原因歸結為價格不透明,“可以賣到100元,也可以賣50元,受季節性波動太大。包裝不透明,鮮花的標準體系也未建成。”

  在技術和營銷推廣上,一些品牌也顯得力不從心。宋洋做系統研發,動用了6名員工以及上百名學生,而每名技術研發人員月薪最少1萬元。此外,他每周都有營銷推廣活動,小活動每場花費在上千元,“上百萬元是基本的投入,中小企業根本沒實力做。”

  而且,營銷推廣的成效似乎并不十分精準,“定增3000粉絲的量,真正能回收1700~1900粉絲,第二天又掉粉400~500人。”

  曾在國外生活十幾年的宋洋最大的焦慮是,鄭州市民網上下單買花的消費習慣還遠未達到他的理想水平,“國外每天換一束花,鄭州市民兩年恐怕才買一束花。我們能做的只能是通過線下宣傳活動去引導。”

  何麗麗認為這個問題的癥結并不在于消費意識淡薄,而是“消費者不知道去哪買”,“平臺都沒宣傳出去,消費者怎么知道買?你有賣,用戶才會去買。”

  妙招

  搭“家庭裝修貸款”順風車

  盡管如此,一些從業者也在嘗試通過自己的努力,做一些突圍。

  鮮果電商“買果果”創始人劉平早在去年就操作了水果“包月預售”模式,“顧客提前支付,可獲得每周1次、為期4次的時令水果大派送。”

  這一模式也被認為可嫁接到花卉電商中來。“辦公室隔幾天換鮮花,我負責每月給你固定配送。也可以提供私人訂制服務,派人給你辦公室搭配設計。”何麗麗稱。

  宋洋和一做建材家居行業的哥們喝酒時,偶然間嗅到了一個商機:建材家居O2O平臺提供家庭裝修貸款,業主通過該平臺辦結一張貸款卡,貸款卡提供包括設計、裝修材料、家具等一站式家裝服務。在房屋裝修結束時,業主可以直接拿衣服入駐,但是一般情況下,貸款卡會空出幾百元的資金未使用。

  “這筆錢不能退還,又不夠買其他產品,但是用來買鮮花、綠植最合適,既除味又達到裝飾的效果。”讓鮮花、綠植加入貸款卡付費項目,成為其標配內容,是他接下來正在談的大項目。

  此外,他除了和線下鮮花加盟店合作外,近十萬平方米的花卉生產基地也即將投產,這也就意味著,以后將采用“基地直銷”和“線下門店配送”兩條腿走路。

  何麗麗認為應該在營銷上下功夫,就像“roseonly”主打“一生只送一人”、 “愛唯一”做韓式花束一樣,“每個品牌都得尋找一個賣點,也就是方便消費者記憶的點。”

  但無論如何,這個行業天生的不足,連同從業者所做的種種突圍,一起拼湊成這個行業的生動全景圖。就如林雨飛所說,“更適合鮮花的是O2O模式,就近配送是最好,當然還有很長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