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21萬元交還后,宋朋舉擺擺手離開了 劉先生供圖
河南商報記者 崔文 程亞龍 吳智星
在路邊共享單車上撿了21萬元,雨中等到失主后歸還……面對2000元的答謝,他揮了揮衣袖,笑著離開。他叫宋朋舉,平頂山魯山縣人,目前在石家莊某部隊服役,是個90后“兵哥哥”。
【驚險】
21萬元的購房首付款丟了
他的頭都是蒙的
石家莊市民劉先生說,丟了21萬的王英輝,“一輩子也忘不掉他。”這個“他”,說的是宋朋舉,在撿到王英輝遺失的21萬元后,在原地等待,直至把錢交還。
王英輝是劉先生的朋友。6月13日下午,石家莊行唐縣的王英輝帶著21萬元去交首付款買房,也是為了能讓孩子在市區更好地生活、上學,首付款中有13萬元是借的。
王英輝不熟悉市區道路,在北二環下車后步行到石家莊鐵道大學附近,等劉先生過來接他。當天的石家莊一直下著雨,王英輝一手打傘,一手拎著包在街邊等劉先生。突然他手機響了,不經意間,他把裝著現金的包放在了旁邊一輛共享單車的車筐里。
王英輝打電話之際,劉先生騎著電動車趕了過來。王英輝見劉先生招手,邊打電話邊迎上去,緊接著就坐上電動車走了。
路上,王英輝掛斷電話后和劉先生商量買房的事兒。車行三四公里外,他說了聲,“壞了,錢呢?”他猛然想起來:裝著21萬元首付款的包還在共享單車車筐里!兩人立即返回找包。
【尋找】
交還21萬元后不留名
他歷經多天找到好心人
返回原地時,王英輝一眼就瞅到了自己當時放包的那輛單車。不過車旁還站著一個年輕小伙子,高高大大的,手里正拿著王英輝剛才丟的包。王英輝這下安心了。
和這個小伙子聊天時,王英輝得知,對方剛才本想掃碼之后騎車走人,突然發現車筐里有個棕色布包,打開一看是一沓一沓的百元大鈔,推測可能是前一位騎車人遺落的。他于是趕忙綁上布包的口,在原地等失主來找,沒多久就等到了匆匆而來的王英輝。
小伙子通過查看包內的證件,確定王英輝就是失主后,把包遞給王英輝,轉身就要走。
21萬元失而復得,王英輝蒙了。劉先生提醒他“快謝謝人家”。愣了幾秒鐘,王英輝趕緊從包里掏出2000元錢表示感謝,小伙子笑了笑,擺了擺手就匆匆離去。
小伙子擺手離開這一幕,被劉先生用手機拍了下來。這也成了王英輝找恩人的唯一憑證。第二天,他便拿著這張照片去鐵道大學附近查找。因為小伙子看上去很年輕,他猜測是石家莊鐵道大學的學生,打聽了好幾天卻沒有音信。后來王英輝又聯系當地媒體,將小伙子的照片刊登出來再次尋找。
巧的是,宋朋舉的老鄉侯先生認出來了,“這不就是軍軍(音譯)嘛!”軍軍是宋朋舉的小名。侯先生告訴河南商報記者,宋朋舉比自己晚些時候入伍,也是平頂山魯山縣人,1994年出生,目前在陸軍駐石家莊某部服役。在侯先生印象里,宋朋舉是個不錯的兵,身體素質好,和戰友們打成一片,雖然不愛說話,但時不時會突然說個笑話,逗大伙開心。
【對話】
“我只不過幫助他
找回屬于自己的東西”
河南商報:當時看到那么多現金,你的第一反應是什么?
宋朋舉:看到那么多現金,我也感到很驚訝,第一時間就想到失主肯定很著急,這個包一定要物歸原主。當時失主還要拿錢感謝我,我絕對不能要,這本來就是他(失主)的東西,我只不過幫助他找回屬于自己的東西。平時部隊也是這樣教育我們的。
河南商報:當時為什么選擇參軍,在部隊都獲得了什么樣的良好教育?
宋朋舉:參軍也是想鍛煉自己。在部隊里,首先學會的就是要勇于擔當,不管是政治教育還是軍事訓練,都教育我們作為人民子弟兵,要為人民服務。
河南商報:小時候,家里是怎樣的一種教育環境?
宋朋舉:我家有兩個孩子,從小父母就教育我們,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要拿,也要勇于擔當責任。
聚焦河南好人現象:
為何頻頻感動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