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俄媒稱,泰國政府7月10日做出決定,中國獲得了在泰國建設高鐵的權利。它將成為連接中國與新加坡并經過老撾、泰國、馬來西亞的“鐵道絲綢之路”的一部分。
俄羅斯科學院東方研究所專家葉蓮娜·弗米切娃認為,該項目如同不久前泰方最終決定購買三艘中國潛艇的決定一樣,必將加強中國在泰國的影響力。
俄羅斯衛星網7月12日援引路透社的報道稱,連接曼谷和東北呵叻府的鐵路項目一期工程估價55億美元。這是泰國最大的投資項目。
7月11日,泰國總理府官員戈沙表示,這個項目是泰國交通網絡發展的一部分,也是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一部分。觀察家們指出,中國希望通過地區基礎設施建設,將中國與東南亞連接起來,包括泰國工業區和馬來西亞深水港。許多分析人士把該項目看作為2014年軍人上臺后中泰關系進一步得到加深的重要標志。
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研究員卞永祖在評價該項目在中國“鐵路外交”中的角色時指出,“首先,這是中國高鐵‘走出去’的成功案例。這又是一條由中國負責設計的鐵路。實際上,中國高鐵‘走出去’會面臨政治、法律和融資等多方面問題。很明顯目前中泰之間在各方面都已經達成一致。與以往中國因前期考慮不周,又單槍匹馬面對問題不同,此次中泰兩國共同面對和解決問題,后期建設過程中就會更加順利。這些調研和談判所積累的豐富經驗,對于未來其他項目的合作會大有裨益。”
卞永祖說,“其次,這一合作項目真正顯示了中國高鐵的技術實力獲得了認可。以前有人說中國在其他國家的高鐵項目有成本和融資優勢,但此次是采用中國技術,泰國負責制造。泰國路段的高鐵對‘一帶一路’倡議和東南亞鐵路網的建設非常重要,有利于打造更加緊密的經濟體,實現利益共享。這一高鐵項目對東南亞各國發展而言十分有利,將大大促進中國與東南亞之間的旅游和貨物運輸。這也將為東南亞經濟注入一劑‘強心劑’。同時也讓大家看到了‘一帶一路’倡議互聯互通建設的進展,進一步增強了各國對‘一帶一路’倡議的信心。”
法新社評論指出,中國在亞洲日益增長的投資規模正逐漸轉化為競爭力,2014年以來泰國對同中國的合作感到不錯,歡迎這個地區大國的投資。
報道稱,該項目的資金和技術部分已在7月10日獲得批準。上個月,泰國總理巴育利用“特權”清除了影響此筆交易的一系列法律和技術障礙。葉蓮娜·弗米切娃認為,泰國政府做出這一決定,除了讓泰國獲得社會經濟效益外,還有其政治原因。
她說:“軍人上臺后,奧巴馬政府經常對泰國的政治體制表示不滿。華盛頓同曼谷的合作規模有所減少。泰國轉向中國。中國當然不會錯過這個機會。中國從不提出任何政治條件,但卻能加強自己的經濟地位。不過泰國總理將要訪美。而特朗普認為,兩國關系都很正常,泰國是美國的戰略盟友。可見泰國再次成為中美兩個大國爭奪影響力的焦點。泰國商界、政界以及軍界都有傾向中國或美國的各類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