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耕時節,佛岡縣群姐村村民栽種的沙糖桔樹因病被砍掉,村民們著急之余,為接下去該種什么爭執不休。當地農村淘寶合伙人姚翠群,嘗試上網查問后給出了建議,并在淘寶上購入關口李。
上網購買李子樹苗只要3-4元一株,而當地擺賣的價格偏高,種植收益不比砂糖桔差,成本還低,村民們紛紛下單。僅僅一個月,已有40戶村民在代購點下單購買了風味黑李子樹1279株,關口李1273株。
解決傳統農資銷售弊病
在農村市場,除了生活必需品,農資產品是村民急切需要的商品。從阿里巴巴農村淘寶統計的數據來看,播種機、收割機、化肥、種苗等都進入了村民的采購單。為什么農民頻頻下單?農村淘寶農資農具部負責人沈正立表示,傳統的農資銷售面臨諸多問題,尤其是渠道問題嚴重制約傳統農資銷售的發展,這就導致品牌商多級分銷層層加價,最終農民拿到的價格遠高于出廠價。同時,品牌方監管困難,一旦出現問題只能由農民獨自承擔用假的苦果。此外,由于渠道過于單一,傳統農資銷售還會出現農民可選余地小、售后服務名存實亡、信息反饋完全不存在等重大問題。
與其它農資平臺相比,農村淘寶優勢明顯。目前,國際農資產業巨頭、國內農資知名品牌和區域知名廠商已經積極參與投入共建。此外,相關部門也成立了專業的農資電商小組,一方面借助農村淘寶平臺推動知名農資品牌商在本地的落地銷售和服務,另一方面讓本地的農資企業能夠在農村淘寶平臺銷售。同時,合伙人在選擇商品、操作培訓以及售后服務三方面都具有足夠的經驗,能夠保證村民的各種后續問題。
由于阿里巴巴在互聯網商業方面充足的經驗,在保證物美價廉、物流速度、服務水平以及信息反饋等方面都有絕對的優勢,有望實現品牌方、合伙人、政府、農戶以及農產品企業的五方共贏。
促進推動農資廠商轉型
日前,相關部門部署推進“互聯網+”行動,促進形成經濟發展新動能。通過《“互聯網+”行動指導意見》,首次提出了互聯網+現代農業的觀點。
對于農資產業來說,這正是一個轉型升級的良機,考慮到阿里巴巴在“互聯網+”方面的卓越成就,與農村淘寶的合作將大大減少農資產業在轉型升級過程中的風險。
沈正立介紹,農村淘寶6月初舉辦了首屆農資下鄉節,招募了一批原來在1688.com從事B2B業務的廠商轉型,嘗試直接服務C端客戶。活動現場村民踴躍嘗試村淘提供的農資商品,很多廠商的產品快速推廣至農村消費者,在“品牌直供、送貨到村、無憂退換”的宗旨下,村民還在活動后產生了復購行為。農村的消費潛力和購買數據,也讓原先不知道如何服務C端客戶的品牌廠商,重新思考和定位未來的銷售策略,進一步推動了農資廠商的轉型。沈正立透露,從事農業的家庭每年的消費60%以上集中在農資領域,因此農資農具產品更能切實地滿足農民生產需求,真正幫助農民致富。
據了解,農村淘寶未來將與相關機構、行業協會、國內外著名品牌廠商共建農技服務的大數據平臺,以在線農技服務頻道、服務插件和移動終端的方式,為村民提供行業資訊、生產指導和點對點服務。我國農民和巴西農民探討大豆種植、和美國農場主溝通奶牛養殖的場景將成為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