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1月22日報道 港媒稱,中國內地對美國的巨額貿易順差可能令美國官員頭疼,但幾乎沒有什么東西可以替代從中國內地工廠源源不斷生產出來的商品。
香港《南華早報》1月15日刊登題為《盡管白宮渴望發起一場貿易戰,但美國人喜歡中國工廠生產的商品》的報道稱,人們認為2017年中國內地對美貿易順差達到2750億美元。實際數字可能比這還要多1000億美元。
兩者的區別主要在于香港。通過香港以再出口方式運往美國的商品被視為對香港的出口,而不是對美國的出口。
當然,這些出口與香港毫無關系,只是在香港港口把它們裝上船運往美國而已。美國當局將所有這些商品都當成來自中國內地的進口商品。
在過去8年的大部分時間里,與美國的貿易占據了內地貿易順差的全部。在世界其他地區,內地全都出現了貿易逆差。
要把內地對美貿易順差做得小一點,唯一可以指出的就是,這些數字只涵蓋了商品貿易,而沒有將服務貿易計算在內。在服務行業,情況正好相反,美國對內地的貿易順差越來越大。
但去年,美國服務行業對華順差也不過只有380億美元。盡管這讓內地對美貿易順差總額下降了一點點,但這里的重點是“一點點”這個詞。
但對此白宮能做什么,對內地采取更強硬的路線?在未來許多年里,世界其他國家為美國提供的消費品無論在數量、種類還是質量上都無法與中國相比,更別說在價格上了。美國生產商在國內肯定做不到這一點。
報道稱,貿易不平衡的另一面是,隨著來自中國的投資流入美國,所有收益都會回流美國。如果不是相信北京會大規模購買美國國債,美國國會能無憂無慮地通過最新的減稅方案?
報道稱,解決貿易不平衡的辦法與其說在中國不如說在美國國內。(編譯/龍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