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后河保護區科研所所長朱曉琴介紹,2011至2013年,湖南吉首大學植物學專家張代貴一行在對神農架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進行第四次中國中藥資源普查時,在神農架保護區紅坪鎮紅坪畫廊發現了一種商陸。該種與多雄蕊商陸極其相似,但未曾見過多雄蕊商陸的標本,因此被擱置。
直到2017年,張代貴教授帶隊參加后河保護區資源本底調查項目時,在后河保護區沙田灣采集到了一株商陸植物標本。張代貴通過近一年時間對標本數據及分子鑒定等分析后,最終確定為中國植物新種。因該物種分布在湖北西部,將其命名為“鄂西商陸”。
目前,該成果已通過國際學術期刊《Phytotaxa》發表。這也是后河保護區繼后河黃瓜菜、后河繡線菊之后的又一新發現。

據朱曉琴介紹,迄今為止,科研人員僅發現了鄂西商陸的3個分布點以及不足50株的個體數量,由于該物種生長環境極易被破壞,根據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評定標準,已將該種評定為極危(CRD)。
朱曉琴表示,科研人員在調查中還發現了另外兩種疑似新紀錄的物種——湘桂新木姜子、后河紫珠,目前分別正值花期、果期,形態特征非常明顯。下一步,科研人員將繼續對這兩種疑似新紀錄物種進行因子分析等學術鑒定。(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