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國際在線專稿:1月14日,中國國家航天局副局長、探月工程副總指揮吳艷華在國務院新聞辦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以嫦娥四號任務圓滿成功為標志,中國探月工程四期和深空探測工程全面拉開序幕,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將于2020年前后實施。中國即將進行火星探測的計劃一經發布,便引起了海外媒體的熱議。
圖為火星探測器外觀圖。火星探測器與運載火箭分離,建立巡航姿態,飛行到達火星,被火星引力捕獲,成為環繞火星飛行的探測器。
美國《華盛頓郵報》14日報道稱,1月初,中國的探測器再度造訪月球,嫦娥四號在月球背面完成了軟著陸,中國也因此成為人類歷史上第一個在月球正面與背面均成功完成探測器軟著陸的國家。
中國國家航天局副局長吳艷華表示,嫦娥四號的圓滿成功,實現了航天器在月球背面的首次軟著陸和巡視探測,并首次實現了地球與月球背面的測控通信。
吳艷華還透露,嫦娥五號月面采樣返回任務將于2019年年底前后實施,而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將于2020年前后實施。這幾項計劃的宣布顯示了中國在航天領域的雄心壯志。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局長吉姆·布里登斯廷(Jim Bridenstine)表示,中國國家航天局正在進行一些了不起的科學實驗,美國和中國在航天領域有著廣闊的合作空間。“我們可以進行深入合作,這樣每個國家都可以更好地了解科學。”吉姆·布里登斯廷說。
英國《每日郵報》14日報道稱,中國國家航天局負責人表示,將在2020年前后首次實施火星探測,這一時間表有望使中國趕超美國、俄羅斯和眾多希望進軍太空的民營企業,成為第一個登陸火星的國家(編者注:2018年11月,美國“洞察號”探測器曾成功登陸火星)。
文章稱,中國在月球和火星探測任務上持續的科研投入,使其迅速成為太空探索領域的先行者之一。
世界物理新聞網站Phys.org 14日報道稱,2019年將是世界太空探索的豐年。早在新年開始,外太空便傳來了令人矚目的消息。北京時間1月3日上午,中國將嫦娥四號月球車“玉兔2號”降落在月球的背面,創造了歷史。嫦娥四號的成功發射與著陸表明,中國已是世界領先的航天大國。中國的太空之旅,將會到達月球遠端甚至更遠的地方。
報道指出,與十年前相比,中國從事宇宙探索的科研人員的數量顯著增加。他們不僅來自中國國家航天局,也來自中國的民營航天公司,這些公司同樣提供衛星發射服務。自1956年中國航天事業發展拉開序幕以來,中國在太空探索領域取得了長足的進步。
報道還預測,2020年將是中國航天事業的關鍵一年。2020年,中國計劃向火星發射第一個探測器,并完成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全球組網。后者將連接全球30多顆提供實時地理空間信息的衛星,為全世界提供GPS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