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蝌蚪榴莲芭乐丝瓜秋葵18,亚洲国产精品线播放,日韩视频一区二区,中文在线观看www,久久精品国产欧美日韩亚洲,亚洲国产成人久久

遂平大銅器入選國家級“非遺”項目

編輯: 時間:7/31/2015 6:57:34 AM 瀏覽:1722

遂平大銅器入選國家級“非遺”項目

 日前,國務院公布了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共153項)和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擴展項目名錄(共153項),遂平大銅器項目成功入選。

遂平縣的傳統音樂鑼鼓藝術(大銅器)的簡介說, 遂平縣古為房子國,相傳為女媧煉石補天、繁衍生息之地。春秋為吳房,漢置吳房、灈陽二縣,唐改縣名為遂平至今。

遂平縣在歷史上是傳統的農業縣,農業人口占全部人口90%以上。在長期的農業生產和生活中逐步孕育、誕生了大銅器。大銅器最早用于祭祀活動,后來廣泛用于社火表演,現在主要用于春節鬧年和大型慶典以及城鄉集會、歡慶時的表演。傳承至今的曲牌有140多首,現常用的有50多首。表演時以器樂打擊為主,穿插多變的舞蹈動作,場面宏大,氣勢磅礴,震撼人心。

遂平大銅器是我國古老打擊樂器的典型代表,在遂平最少已有300多年的歷史。清代初期已相當盛行,民國時期,銅器會的規模開始擴大。新中國成立后,農民群眾主辦銅器會的熱情高漲,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大銅器表演進入輝煌的鼎盛時期,遍布全縣各鄉鎮,西部鄉鎮幾乎村村都有大銅器會。

本世紀初,由于農民進城務工的增多,大銅器的傳承出現斷層,大銅器表演進入低谷。近年來,遂平縣加大對大銅器的保護和傳承,大銅器隊伍基本恢復,并逐漸擴大和發展,演奏水平和質量有了較大提高。

遂平大銅器舞蹈性強,易學易記,深受人民群眾的喜愛和歡迎。曲牌中有關遠古文化和勸善、助人、恩愛、勵志等內容均有所表現,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和自強不息精神的藝術反映。它不僅具有杰出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而且還有突出的文化價值和廣泛的社會價值。

 

 

長期以來,遂平大銅器依據傳統曲譜,不斷傳承、發展和創新,在我國眾多民間打擊樂中獨具特色,在河南及國內產生了一定影響,并多次榮獲全國、全省大獎。1988年、1990年,參加河南省第一、第二屆藝術節,獲優秀表演獎和特別表演獎,被載入《河南風情》;1986年、1991年,參加全省鑼鼓大賽,分別奪得一等獎。2008年,應邀參加中國民間文化遺產進京展演展示活動,榮獲金獎,并被授予“中華第一大銅器”稱號。

 

  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的表述,此次將“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名稱調整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擴展項目,是指此前已進入前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第四批申報時,由于申報地區和單位不同,只能以擴展保護單位的形式將其申報項目作為擴展名錄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