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9月2日電 據臺灣聯合新聞網報道,在生活中,大部分人每天需要8小時左右的睡眠,而有些人每晚只需睡三、四個小時,這是為什么?日前,舊金山一研究團隊已隔離出第二個“短睡眠基因”,證實了基因和睡眠長短的確有關聯。
據報道,舊金山的一個研究團隊在2009年時就已發現,有些人因為稱作“DEC2”的基因突變,每晚只需睡6.25個小時便已足夠,而沒有這個基因突變的人,則平均要睡8.06小時才覺得夠。
近日,科學家們又隔離出另一個和睡眠時間相關的基因突變,稱作“ADRB1”。擁有這種基因突變的人即便睡眠很短,健康也不會受到任何負面影響。研究者稱,這些人多半活力充沛,而且就算睡眠時間改變,他們依舊覺得精神抖擻。
但研究團隊同時提道,在當今社會,大部分的人都長期睡眠不足。研究者稱:“許多人都說他們不需要睡太久,但他們并不是短眠者,只是憑意志睡得少。”
報道稱,如果你需要八、九個小時才能睡飽,但實際上卻只能睡七個小時,那就是睡眠不足。據信,睡眠不足會引發患癌癥、代謝問題、心血管問題和免疫系統失調等方面的疾病。
目前,研究團隊并未打算要確定這種基因突變率有多高,但研究者說,團隊要用他們所發現的結果進一步了解如何幫助有睡眠障礙的人。研究者說:“我們并不是要找出多少人有這種突變,而是要了解有這種突變的人身體如何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