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可如今在遂平縣陽豐鎮的草莓觀光園里卻是游人如織,歡歌笑語。眼下,該縣通過大力發展休閑農業,培植了農民增收新亮點。
遂平是一個傳統農業縣,但由于地處中原腹地,承東啟西,連南貫北,境內既擁有嵖岈山之俊美,又有汝河之靈秀,是中原典型的“生態家園”,也是發展生態旅游的自然稟賦。同時,基于生態保護的需要,遂平的西部山村基本上保持了原生態的風貌,這正是當下都市人所向往的。
為此,該縣明確提出了把發展“大農業”與促進“大旅游”結合起來的發展思路,依托景區資源豐富的優勢,拉長旅游產業鏈條,抓好以休閑觀光為主的花木、林果、草莓等觀光農業標準化生產基地。推動農業生產由傳統農業向生態化、園林式、觀光型農業轉變。
按照駐馬店市鄉村旅游發展總體規劃,結合遂平縣實際,遂平縣把全縣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布局為:一心、一帶、四片區,即以溫泉小鎮百花園為中心,建設四季花卉觀光園;以遂景道路為重點,建設觀光農業示范帶;以龍天溝、紅石崖、鳳鳴谷山村旅游和縣城周邊為依托發展特色農家樂和休閑農業觀光園。力爭通過5年的努力,在旅游景區周圍、交通干線兩側和主要農副產品生產基地,構筑起點、線、面相結合的觀光旅游農業新格局;引導建設200戶以上的休閑農家樂或休閑觀光莊園,打造30家三星級以上鄉村旅游經營單位,重點培育5個休閑農業示范點。創建兩個以上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點,基本形成布局科學、結構合理、服務完善、特色明顯、管理規范的休閑農業產業帶或產業群。
隨著休閑農業的快速發展,拉長了相關產業鏈條,直接帶動服務業、交通運輸業的迅猛發展。該縣農民成為休閑農業的最大受益者。據統計,2014年,該縣休閑農業實現綜合社會效益10億多元,安置富余勞動力3000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