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蘭州9月28日電 (艾慶龍 高瑩)秋時,中午太陽高照,在蘭州大學校綜合樓0813教室正在進行博士研究生最新論文討論課,27歲的謝炎廷坐于課桌前,時常搖頭晃腦,常做鬼臉,但眼睛始終緊盯黑板。
上述表現,并非謝炎廷上課搗亂,而是他自小患有腦癱,致使面部、雙手、雙腳均嚴重畸形,表現出四肢不協調,無法像正常人一樣說話、寫字、走路。而就連他也沒有想到,存在于大腦里的“草稿紙”促使他學業進步,如今,他已經“博士二年級”。
謝炎廷畸形的手拎著公文包,踮著腳尖雖搖搖晃晃行進但速度卻快于常人?!斑x擇行走的路途一般會少車輛,少臺階?!敝x炎廷吃力且含含糊糊告訴記者,他最享受的事便是行走在校園里。
來到教室,謝炎廷早已汗流浹背,兩個手指從書包“夾出”毛巾,手臂猶如機器人進行“機械式”擺動,擦拭臉龐汗水后,多次嘗試解鎖手機,選擇給母親撥打電話,“電話響兩聲,代表我已安全到教室,這是我們之間的約定”。
在11人的教室內,大多數學生在課桌上擺放著水杯、文具、稿紙、平板等,但在謝炎廷桌子上僅有紙質版論文資料。他告訴記者,因病雙手握筆吃力并且寫字速度較慢、字跡潦草,為不漏聽課堂內容,他只能先聽講,回家后將解題思路通過電腦敲打出來。同時,為減少上洗手間次數,上課期間基本不喝水。
謝炎廷出生于蘭州普通人家,不到1歲時便被確診為腦癱,家人對他從未拋棄,一家人踏上漫長求醫路,治療效果始終停留在蹣跚走路階段。
在謝炎廷達上學年齡時,劉小鳳夫妻考慮再三,將12平米的臥室變成“家人教學”教室,按照正規學校的日常作息和上課進度,依靠網校、家人教授和自學,謝炎廷和同齡孩子同步學完了小學、初中和高中的全部課程。
“2011年,以社會考生身份參加高考,受身體條件限制只能做選擇題?!敝x炎廷介紹說,所有科目選擇題總分為280分,他取得了262分。
即便如此,總分262分依然無法被大學正常錄取。幸運的是,時任蘭州大學數學與統計學院院長張和平被謝炎廷“求學經歷”所感動,允許他以“旁聽生”身份學習數學課程。
本科4年時間,謝炎廷累積完成了150多個學分和本科畢業論文。
“水平完全不低于正常學生?!碧m州大學數學與統計學院教授徐守軍評價謝炎廷學業水平時說,隨著彼此交流增加,“本科”畢業前,謝炎廷表達了想從師徐守軍,繼續以“旁聽生”身份學習研究生課程,對此,徐守軍欣然接受。
“沒有理由把一個對數學感興趣的學生擋在門外。”從“碩士”到“博士”,謝炎廷是徐守軍指導時間最長的學生。徐守軍告訴記者,數學需要在紙張上進行大量運算,謝炎廷受制于身體情況,在紙上運算效果不佳,大多依靠“腦算”,再借助電腦呈現出來。
徐守軍回憶說,最先接觸謝炎廷時,他性格內向,討論時也聽多講少;而現在笑容時常掛嘴邊,討論解題思路時也會據理力爭。
在蘭大求學期間,謝炎廷已有兩篇論文先后發表在《澳大利亞組合學雜志》《應用數學與計算雜志》。徐守軍認為,已具備攻讀博士條件和實力。
“第一次見到炎廷師哥,便對他上課不記筆記印象深刻?!弊鳛橹x炎廷的“師妹”楊宇正在攻讀博士學位,她舉例說,如遇難解問題時,向“師哥”求助后,他會將詳細過程和解題思路發送過來,著實以實力“吸粉”。
在謝炎廷規劃中,他將在蘭大校園內,在徐守軍老師幫助下,提高學術水平,和同學們一同博士順利畢業,“未來,有能力從事相關科研活動,成為社會有用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