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長為小龍蝦代言
工作人員打撈小龍蝦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李鑫通訊員汪星晨丁堂星文圖
“寶寶們,上點關注,下點拼單哈。”4月14日晚8時,信陽市潢川縣縣長蘭恩民走進拼多多的直播間,當了回“吃播”,為全國網友在線帶貨。截至晚上10時,這場潢川縣聯合拼多多舉辦的“走進淮河小龍蝦第一縣、品味潢川生態小龍蝦”直播活動,吸引了全國30余萬網友關注,助銷小龍蝦制品8.6萬斤。
直播間揭秘小龍蝦產業鏈,30余萬網友圍觀
早上5時許,潢川縣如畫般的稻田蝦塘,展現在了網友面前。稻田里,蝦農穿著套服,在水深沒腿的蝦田里捕撈,將小龍蝦引進地籠,捆在竹竿上,小龍蝦們都在里面不停地翻舞。小船在稻田里蕩來蕩去,將地籠里的小龍蝦打撈出來,裝在船上。
潢川縣峰斌種植養殖合作社理事長陳庫安在現場告訴大河報記者:“我們現在是一年種一季稻谷,養殖兩季小龍蝦,全年畝產利潤能有一兩千元。”陳庫安所在的合作社有20多家農戶,稻蝦共作有500多畝。“稻蝦共作”扶貧模式成為了推動當地農民脫貧致富、助力鄉村振興的“新引擎”。
潢川縣秉持得天獨厚的地理區位優勢,以潢川縣為中心區域,輻射帶動全市“稻蝦共作”面積80萬畝,年出產優質鮮活小龍蝦8萬噸以上,其中蝦仁、蝦尾、口味蝦、清水蝦3萬~5萬噸;年出品優質稻米32萬噸以上,其中50%以上符合綠色食品條件,全產業鏈從業人員達10萬余人,一、二、三產業綜合年產值近百億元。
隨后,大河報記者來到潢川最大的小龍蝦交易市場看到,工人們正在忙碌。因為疫情影響,工人們目前還是分批上班。應商家要求,他們將現撈的小龍蝦,比如4錢~6錢,按照重量分門別類進行分揀。一位工人正將一筐稱重后的小龍蝦倒在分揀臺上,他說每天要挑揀1000多斤蝦。
“這里旺季的時候,一早能收購七八千斤小龍蝦,下午3點鐘前就會通過農都的冷鏈物流及時發貨,江浙滬地區、北京、上海等城市的客商第二天凌晨就會收到鮮活的小龍蝦。”一位商戶說道。
位于潢川縣的這座農都農業生態小龍蝦產業園,在潢川縣政府的支持下,產業園已經形成明顯的養殖示范帶動效應,產業扶貧成效顯著,深加工制品“龍小甲”暢銷全國,小龍蝦最高鮮活日交易量可達到10萬多斤。
縣長夜宵檔“吃播”,賣出小龍蝦2500多單
“疫情對我們的影響很大,潢川的小龍蝦本來上市時間比其他地方比如湖北潛江會更早,但因為疫情的關系,線下流通受影響,直到近期才開始捕撈銷售。”潢川農都小龍蝦產業園總經理王新義說。
14日晚上8時,潢川縣縣長蘭恩民走進拼多多的潢川小龍蝦直播間,以帶貨“吃播”的身份為當地小龍蝦瘋狂打Call。他對當地小龍蝦產業特色如數家珍,還動手剝蝦,做起了一場吃播。持續17小時的潢川小龍蝦直播,到晚間進入了高潮。
“潢川的小龍蝦都是在清水稻蝦田里養殖,頭小尾大、蝦殼較軟、肉質Q彈。向大家推薦這款烹飪好的調味小龍蝦,用液氮速凍鎖鮮技術,最大程度保住了蝦肉的口感,大家買回去簡單加熱即可食用。”蘭恩民熱情地介紹。
縣長為潢川小龍蝦背書,直接帶動了一波直播間的消費高潮。在短短的一小時里,直播間共賣出小龍蝦2500多單,相當于25萬只小龍蝦。
對于未來“稻蝦共作”產業發展,潢川縣縣長蘭恩民充滿信心。通過政府的扶持引導,潢川力爭到2021年全縣小龍蝦養殖面積達到60萬畝,年加工能力達10萬噸,積極探索稻田小龍蝦和蝦田生態米的銷售新模式,讓6億多拼多多網友再次見識潢川小龍蝦的獨特魅力。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形成“南有潛江、東有盱眙、北有潢川”的三足鼎立之勢,為鞏固信陽市脫貧攻堅成果,通過特色產業助力鄉村振興,全面決勝小康社會做出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