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據河南法制在線)時下,正是麥收的大好時節,麥農們看著一簇簇沉甸甸的麥穗,豐收的喜悅溢于言表。可是,對遂平縣常莊鎮龍泉村的瞿衛中來說,卻怎么也高興不起來——他的700畝麥田里,一夜之間,竟“長滿了”鋼筋和鐵絲。聽到這一“奇聞”,記者火速趕往龍泉村,探求真相。
麥田“長”鋼筋 收割機無法作業
見到瞿衛中時,他正一臉愁容的蹲在低頭默默的抽煙。在攀談中記者了解到,他本來在鄭州做生意,2011年,他響應國家號召,回到家鄉成立了天中農機專業合作社,大力推廣農業機械化生產;2013聽說縣里面要搞土地流轉試點,抱著支持農業、回報家鄉的心態,他又在龍泉村承包了700畝地,種植小麥和玉米。因為采用了科學的種植和管理,他的這片地,去年的收成十分喜人,還被遂平縣農業局定為了“小麥玉米高產示范田”。
瞿衛中告訴記者,本想著今年的收成能趕超去年,可不曾想就在準備收割的時候,卻出現了讓人極為憤慨的情況。
據瞿衛中講述,6月4日,數輛收割機、粉碎機先后下地,奏響了今夏的豐收進行曲。熟料,收割剛開始不久,就出師不利,出現了收割機護刀器折斷、刀片被損的情況,拉載粉碎機的拖拉機輪胎也被鋼釘扎破。本來以為屬于難以避免的正常現象,可隨之損壞、爆胎頻率的不斷升高,這才引起了大家的警覺。仔細一檢查,只見700畝麥田里,到處都插滿了三四十公分長、筷子粗細的鋼筋以及數不清的細鐵絲;而讓拖拉機爆胎的罪魁禍首,竟是被刻意釘在木塊上,尖朝上放置的十公分長的鋼釘。這一情景讓瞿衛中吸了一口涼氣,馬上意識到,這是有人蓄意破壞!
隨后,他向遂平縣常莊鎮派出所報了案。
人力、財力損失慘重 業主欲罷收
雖然派出所已經介入調查此事,但那些鋼筋、鋼釘卻依然躲在麥田里的耀武揚威,阻礙著收割進度。
無奈之下,瞿衛中只能又雇了三四十個工人,依次在麥田周圍尋找破壞者留下的腳印,然后順著腳印清理那些被扎進地里的鋼筋、鐵絲,以及用麥茬掩蓋過的鋼釘。再派收割機、粉碎機下地作業。
幾天時間,他們就已經清理出了鋼筋幾千根,鐵絲幾十公斤,鋼釘不計其數。
然而即使如此,這些農用機器也難逃被損壞的厄運。就在記者采訪的時候,正在地里緩慢前行的收割機一枚護刀器被折斷,緊接著,另一輛拖拉機的后輪也被鋼釘扎破,趴了窩。
收割機駕駛員告訴記者,平時一輛收割機一天能收百十畝地,但在這里,一天收個十幾畝就不錯了。“沒辦法,一會兒一壞。最多的兩個小時換了二十多個護刀器。這活兒沒法干。”
駕駛拖拉機的老農也搖著頭說:“一上午扎爛五六次,輪胎都換不及。”
瞿衛中訴苦說:“本來收割機收一畝地,收三四十塊錢。可這幾天,光修車換配件的費用,就讓我頭大。一天光往縣城買配件,來來回回就得跑十幾趟。現在我找了很多收割機,加錢他們也不愿意干。為啥?太耽誤事!”
“本來兩三天就能收完的麥子,到現在已經四五天了,這還有200多畝沒收。這次可是損失慘重啊!”說著,瞿衛中給記者算了一筆賬:一方面延長收割時間,麥子成熟過度,麥穗一碰就散,麥粒全都撒到地上,直接造成大面積減產;另一方面本來十個人就能完成的工作,現在需要額外雇人清理這些鋼筋、鋼釘。一個人的工錢一天一百多,幾天下來,三四十個人就要額外支出好幾萬。而最讓人犯難的,是現在根本沒有收割機愿意再下地作業,人工收割成本又太高。實在沒辦法,只能罷收,任由剩余的200多畝小麥爛在地里。
“我實在是不忍心!這都是糧食啊!”瞿衛中有些哽咽地說。
據悉,作為全國產糧大戶,遂平縣糧食作物播種面積140萬畝以上,糧食年綜合生產能力5億公斤以上,先后被確定為全國優質小麥標準化示范區、全國商品糧生產基地縣,榮獲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全省農業標準化示范縣等稱號。
在這樣一個重農、興農的農業大縣,卻出現了如此令人發指的破壞農業生產的惡劣行徑,著實讓農民心寒,讓百姓心痛。如果破壞者不能得到法律嚴懲,長此以往,勢必打擊種植者的積極性,甚至將影響整個遂平縣的農業發展。
截至發稿時,記者從遂平縣公安局得到的消息稱,此案正在積極偵破。我們只能寄期望于公安干警,將破壞者早日緝拿歸案,還遂平縣萬千農民一個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