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記者:劉利 李津兆 王寒 王麗 王永勝)在河南省駐馬店市遂平縣沈寨鎮沈莊村一處農家大院里,“咕咕咕”的聲音持續不斷,這是當地村民孫保山的鴿子養殖基地。13年來,他通過勤勞譜寫致富“鴿”曲,過上了小康生活。
據孫保山介紹,他20多歲時一直在外打工,結婚后由于放心不下家中的老人和孩子,決定放棄打工回家創業。2008年,孫保山經過市場考察認為養殖鴿子本小利大,可以在庭院養殖。于是,他多次去舞鋼的大型鴿子養殖場學習養鴿技術,并引進60羽鴿子開始自己養殖,經過多年的勤勞付出,他養殖的“白羽王”和“泰森”兩個品種的種鴿有500對。
在孫保山的鴿子養殖場地記者看到,整齊擺放的鐵籠內盡是成雙入對的鴿子,鴿子窩中有剛產出的鴿子蛋,還有的是才孵出的小鴿子。
孫保山的養殖基地一年的收入十分可觀,肉鴿對外出售價30元一對,鴿子蛋每個3元,一年能產出3000多羽肉鴿,產出鴿子蛋20000多個。鴿子的飼料是五谷雜糧,所以鴿子糞是非常肥沃的天然肥料,也有專人收購鴿子糞用于施肥種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