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網2014年12月22日重大消息,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央統戰部部長令計劃,涉嫌嚴重違紀,目前正接受組織調查。

令計劃被查,令計劃是誰?可能很多中國人對令計劃并不熟悉,之所以會提出這個疑問,那么是因為,在公眾視線中,在媒體上,普通老百姓很少看到令計劃出現。但這并不就意味著令計劃是個普通人物。相反,令計劃曾經是并且應該說,被調查前還是一個位高權重的重要人物。令計劃并不經常出現在中國公眾的視野。此人一向行事低調、謹慎,極少露面。這與薄熙來行事的張揚、高調、自負、跋扈、咄咄逼人截然不同,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與周永康和薄熙來奔走相告,周永康廣羅門生更是相去甚遠。
如果不是因為令政策被查處而關注山西腐敗大案,關注令政策家族,至今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令計劃這個名字影響力到底有多大。

然而,一個為人處世如此謹小慎微、低調無聲的高級官員,看上去應該是談泊明志、與世無爭、務實克勤的君子、隱士之風格、之謙卑,何以一聲驚雷之下,竟然爆出嚴重違紀?
這是一個新的信號,也說明中央反腐敗工作,真正邁入了一個新的臺階。
所謂新信號是說,反腐敗工作不停留于表面,不停留在官員平時外在的觀瞻、口碑怎么樣,而是要看他的本質,看實情,看有無違紀事實、證據,一經查出,不設禁區,一律同仁。
所謂新臺階是說,反腐敗工作已由開始的臺面上那些頂風作案、不收手的官員,轉向那些隱秘的、低調的、情況復雜、更難查處的官員,并由此開始深入下去。
其實今年早些時候,就有很多跡象顯示令計劃要出事。早前,令計劃家族重要成員,令計劃的哥哥,原山西省政協副主席令政策涉嫌嚴重違紀違法被查。而令政策被查時,媒體在報道該消息時,就指出令政策有一個叫做令計劃的弟弟。后來,新加坡的一家媒體更是在報道中,多次公開指出令計劃可能將受令政策出事牽連,要出事。
可以說,中央調查令計劃之前,也是從令計劃的周圍開始的,由剪羽毛開始。這與對周永康調查極為相似。所不同的是,周永康黨羽遍天下,遍及國家多個重要部門和地方,牽涉人員眾多、利益復雜;而從目前公布的消息看,調查令計劃的外圍主要集中在他的家族成員中。周永康顯然是另外一種風格。
而調查周永康前,其家人親屬涉腐被查,相關新聞媒體分別以周永康原名周元根報道之,以致滿城盡是周永康的新聞,最終由新聞發言人的你懂的點題,直到2014年7月29日世界老虎日中央公布周永康被查。這與令計劃被查,卻又有相似之處。
王岐山曾經指出,中央反腐敗重拳出手,但是仍有人不收手,仍有人在位不懼震懾、不收斂,仍有人頂風腐敗。
周永康被調查時,已從高位上退休下來。中紀委對周永康的調查,是打下山虎。而令計劃被查處時,時任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央統戰部部長。一個下了站,一個還在車上,這是不同之處。但是薄熙來也是在任上,這又是與令計劃的相同之處。周永康、薄熙來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而令計劃不是。
不管是山上的還是山下的,不管是老虎還是蒼蠅,都要一起抓,這正是中央重拳打虎、治理虎患,不漏蒼蠅、反腐到底的決心寫照。
此外,從新華社公布的新聞來看,周永康、令計劃名字前都不再有同志稱呼,而薄熙來有,這是異;關于違紀的程度,周永康、令計劃、薄熙來都是嚴重違紀,這是同。
新華社通報薄熙來被查:
鑒于薄熙來同志涉嫌嚴重違紀,中央決定,依據《中國共產黨章程》和《中國共產黨紀律檢查機關案件檢查工作條例》的有關規定,停止其擔任的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委員職務,由中共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對其立案調查。
新華社通報周永康被查:
鑒于周永康涉嫌嚴重違紀,中共中央決定,依據《中國共產黨章程》和《中國共產黨紀律檢查機關案件檢查工作條例》的有關規定,由中共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對其立案審查。
新華社通報令計劃被查: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二屆全國委員會副主席、中共中央統戰部部長令計劃涉嫌嚴重違紀,目前正接受組織調查。
薄熙來已被判無期徒刑,周永康犯案此前被人民日報拿了與共產黨歷史上的高級叛徒做了對比。而一向在公眾視野中,信息甚少的令計劃,他的嚴重違紀,恐怕更加能激起令公眾的好奇,他是否涉及犯罪?他的問題比周永康、薄熙來是否更嚴重?相信執法機關很快能給出答案,我們拭目以待。
據悉,令氏兄妹是山西平陸人,其家族原姓令狐。令計劃父母都是當地基層干部,父親原為山西省一副處級干部,育有四子一女。令政策兄弟姐妹5個,名字分別是令路線、令政策、令方針、令計劃、令完成,其中令方針為女兒,令計劃為三子,令政策是次子。
令計劃兄弟姐妹5人的名字令人印象極為深刻:路線、政策、方針、計劃完成。
為什么呢?按照中國人的常規邏輯思維:
路線,涉及到旗幟,是事關意識形態的大問題;
政策,涉及到朝政,是事關治國理政的經略謀劃;
方針,涉及到指導思想,是事關聽誰指揮的問題;
計劃,涉及到頂層設計,是事關奪標步驟的問題。
然而這5兄妹的名字,卻囊括了這個國家的全部。是要說他們的父母,給他們取得名字,是太好了,還是太不好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