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蝌蚪榴莲芭乐丝瓜秋葵18,亚洲国产精品线播放,日韩视频一区二区,中文在线观看www,久久精品国产欧美日韩亚洲,亚洲国产成人久久

中國連續6個月減持美債 不再是美“頭號債主”

編輯: 時間:7/30/2015 6:49:29 PM 瀏覽:1967

中國連續6個月減持美債 不再是美“頭號債主”

 

中國連續6個月減持美債 不再是美“頭號債主”

 

沈驥如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研究員

 

中國連續6個月減持美債 不再是美“頭號債主”

 

譚雅玲 中國外匯投資研究院院長

 

中國連續6個月減持美債 不再是美“頭號債主”

 

徐洪才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經濟研究部部長

中國連續6個月減持美債 不再是美“頭號債主”

中國不再是美國“頭號債主”了。據美國財政部最新數據,截至2月,中國持有1.2237萬億美元的美債,比1月減少了154億美元。這是中國連續6個月減持美債,持有量排名跌至第二,日本則奪回了2008年被中國搶走的美國頭號債權國的位置。

同時,中國的外匯儲備也自2014年中期以來開始下降,從去年6月底3.99萬億美元的峰值跌至今年3月底的3.73萬億美元。

美債、外儲雙下降

這是中國連續6個月減持美債。去年9月至今年1月,中國減持美債規模分別為34億美元、136億美元、23億美元、61億美元和52億美元。

同時下降的還有中國的外匯儲備。據外管局最新數據,2015年3月,我國外匯儲備為3.73萬億美元。實際上,自去年7月,持續走高的中國外匯儲備開始出現拐點,沒有高歌猛進站上4萬億美元高點,而是呈現下降的趨勢。

多位專家表示,美國國債收益率不高,低于我國國債。如果給中國持有的外匯儲備算筆經濟賬,專家表示,外匯儲備大體上看是有所貶值的,但只是賬面損失。不過,比賬面損失更嚴重的是機會成本,大筆美元只能賺取2%-5%的利息,錯過了很多其他賺錢的好機會。

昨日,國家外匯管理局國際收支司司長管濤表示,外匯儲備經營部門根據市場判斷買入或賣出美國國債都屬于正常的操作,無論是增持和減持美國國債都屬于正常的投資行為。美國國債是全球債券市場最主要的投資和交易品種,具有相對較大的市場容量、較強的流動性和較好的風險收益特性,是各國外匯儲備經營管理的重要投資市場。

加大海外投資花錢

中國持有的美債、外匯儲備雙下降,分析指出,中國過去出口創匯、廣屯糧,現在更注重如何把手中的美元花得更聰明。

4月21日,有消息傳出,中國將用龐大的外匯儲備向國有政策性銀行注入620億美元資本,支持“新絲綢之路”計劃,用于打通海外市場的基礎設施建設。而此前,中方表示將斥資400億美元作為絲路基金。隨著一帶一路、亞投行的發展,中國的外匯儲備可能有了新花法。

管濤表示,我國在拓寬外匯儲備使用渠道方面做了一些有益嘗試,去年年底成立的絲路基金,首期資本金100億美元中外匯儲備出資占65%。未來,外匯儲備管理將不斷嘗試多元化運用的新舉措,既配合國家戰略的實施,同時也提高外匯儲備使用效益。

據媒體報道,李克強總理早在去年5月時就表示,較多的外匯儲備已成為中國很大的負擔,因為它要變成本國的基礎貨幣,會影響通貨膨脹。2個月后,即2014年7月,我國外匯儲備開始下降。

以每年年末為統計節點,中國持有的美債占外匯儲備的比例從2008年的37%降至2014年的33%,除個別年份略有波動外,整體上呈下降的趨勢。

這些變化的數據背后,是中國企業走出去,加大海外投資,加之一帶一路、亞投行資本金的使用,以及今后可能起到的推波助瀾作用,為中國找到了在國際資本市場花錢的好去處。

4月17日,李克強總理表示,將加大對外匯儲備的使用來幫助企業進行海外投資。

在美債、外匯儲備變動背后,中國在下一盤怎樣的棋?新京報記者就此采訪了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經濟研究部部長徐洪才、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研究員沈驥如、中國外匯投資研究院院長譚雅玲。

專家認為,減持美債主要是對外投資增加,外匯儲備有了更多渠道和出口。中國倡導的一帶一路、亞投行,就是改變外匯儲備的用途,不再簡單買國債。中國加大在海外的投資,更好地使用外匯資產會是一種新常態。

Q1

中國購買美債是賺是虧?

徐洪才:計算美債、外匯儲備的盈虧要考慮的因素很復雜,至少有三點。一是匯率的問題,2015年4月21日的匯率是6.13,2008年6月時,1美元可兌換6.86人民幣。假定持有的美債都為1萬億美元,那么匯率帶來的貶值率約為10.6%,1060億美元。但這只是賬面損失,沒有兌換就不會帶來實際的損失。

比上述兩種損失更直接和嚴重的是機會成本的損失。我們賺取的外匯拿去買美債,就不能同時再做其他投資,只能賺取2%-5%的利息。此外還要考慮美元通貨膨脹,會造成美元購買力下降。

沈驥如:這主要是賬面上的損失,因為實際上我們不會大規模拋售美債。購買美債主要是出于安全性的考慮,收益性其次。

Q2

過多美債成為“中國式煩惱”?

沈驥如:美債過多確實成為負擔。中國持有的美債會讓大量資金停留在美國,不能在中國使用,而美債利率很低,保值增值的任務很難完成,久而久之,可能會被美債捆綁,成為美債人質。

但是中國對美債又有種騎虎難下的情結。中國持有的美債有兩個來源,一個是貿易順差,另一個是在華直接投資。

中美貿易額每年超過5000億美元,我們希望多買美國的東西,但美國對高科技產品進行技術管制,不讓企業出口,最近又宣布禁止美國企業將超高速計算機芯片出口給中國,人為地擴大中美貿易差額。中國在長期的順差中積累了大量美元,從美國進口、在美投資都有很多限制。

世界各國到中國來投資,帶來美元,而美元要兌換成人民幣才能在中國市場上使用,這就讓央行被動買進美元。這兩方面帶來大量美元,擱置在中國不會增值,而美國企業債有可能存在倒閉、破產、違約等風險,出于安全性考慮,只好買美國國債。

徐洪才: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債務國,因為美元是世界貨幣,美國不需持有別國債務。但美國工商業企業卻擁有大量海外資產,包括直接投資、金融投資,投資回報率達15%,美國的聰明之處在于從中國以3%的利率借錢。中國有錢,但自己不會掙錢,所以買美債,頂多是人家吃肉,我們喝湯。

但即使這樣,美國并不領情,金融危機時指責中國持有美債太多,導致全球經濟失衡,美國的皮特森國際金融研究所甚至提議對中國持有的美國國債征收特別利息稅。

Q3

中國為什么大規模減持美債?

徐洪才:美聯儲退出量化寬松,美元進入升值周期,人民幣對美元微弱貶值,導致我國國際收支順差減少,趨于平衡,經常性貿易順差占GDP比重2%左右,這是比較理想的狀態。一般來說,新增外匯資產減少,美債也隨之減少。

另外,我國的用匯需求增加,去年僅出境游就形成1000億美元的逆差。企業海外投資的用匯也在增加,企業持有美元資產的意愿上升。

中國減持美債,與企業增加海外投資,百姓增加海外消費密切相關。這只是資產形態發生變化。這種變化是我們希望的。原來人民幣單邊升值,央行迫不得已持有大量外匯,多年一直想藏匯于民,現在終于出現了好的跡象。

我們現在趕上好時機,人民幣對美元有升有減,人民幣市場匯率趨近于均衡的狀態,打破過去人民幣對美元單邊升值的不利情況。

譚雅玲:前段時間我國外匯儲備比例過高,所以要調整外匯儲備的增長速度,這跟我們的初衷相吻合。美元升值,更多人不愿結匯,即將手中持有的外匯兌換成人民幣,這也減少了外匯儲備。

同時也應看到,我國外貿的狀況不是很好,出口創匯能力不像過去那么強。而外匯儲備在海外的通道更多,資本走出去、海外并購、投資增加。另外,我國減持美債,也有可能跟美債到了贖回期限有關。

Q4

一帶一路、亞投行會帶來什么影響?

徐洪才:目前中國主推的一帶一路會促進人民幣國際化,亞投行則是一個抓手。

中國出資400億美元用于絲路基金建設,中國初始認繳亞投行資本金或為500億美元。將來隨著一帶一路本身的發展,建設、運行加快,可能派生很多投資機會,很多企業、金融機構積極參與,增加外匯使用,相當于為外匯儲備找到新的用法。這可能會間接導致外匯儲備減少,減少對美國國債的持有。

中國越來越明確地意識到,自己賺的錢要自己花,而不是讓別人幫忙花。

我也樂觀地認為,人民幣作為儲備貨幣的地位將在未來十年逐步提升,占全球外匯儲備的比重將有望于2025年達到10%左右。

我國貨物貿易、服務貿易都是世界第一,去年對外投資超過吸引外資,成為資本凈輸出國家,外匯儲備世界第一,新增對外投資在世界也遙遙領先,僅次于美國和日本。這種情況下,人民幣國際化將利于全球金融穩定,一定程度上分散美元風險,對國際經濟再平衡有益。

譚雅玲:減持美債主要是對外直接投資增加,外匯儲備有了更多渠道和出口。一帶一路只是起步階段,亞投行的模式也未完全成形,美國是否加入也尚無定數。外貿出口結算用人民幣也不是新現象。現在人民幣還沒有國際儲備貨幣的資質和地位,現在談十年后的人民幣是否具有國際儲備貨幣功能還太遙遠。

沈驥如:中國在世界倡導的一帶一路、亞投行,就是改變外匯儲備的用途,不再簡單買國債,而是搞實體經濟。一帶一路的貿易往來會增加外商用人民幣結算的意愿,比如外國買中國鐵路設備,用人民幣計價,從而加速人民幣國際化進程。亞投行資產里有一部分是人民幣,用人民幣結算,也會加快人民幣的國際化進程。

Q5

未來中國外儲投資有什么變化?

徐洪才:美債、外匯儲備增長速度放緩,甚至不再增加可能會成為新常態。而海外直接投資增加,加快海外并購、投資會成為趨勢。我國成為資本凈輸出國,資本外流增加,可能會導致外匯儲備增量減少。我們的錢到海外也有了更多花法,不局限于買債券,減持美國國債其實也是一種全球資產的重新配置。

沈驥如: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之后,人民幣有升有降,越來越國際化,匯率由市場供求關系來決定。美元匯率也是市場化。是否減持美債,要根據中國外匯市場的情況來做決定,有增有減。不過在可以預見的將來,中國持有的美國國債仍然很多,不會一直減持,最近中國退居第二,日本持有的美債也只比中國多7億而已,差別并不大。

即使中國需要做出調整也要一個長期的過程。美元是世界主要儲備貨幣,歐債狀況比美債還不好,歐洲還在搞量化寬松,經濟也沒有美國好。美國國債既是風險因素,也是國力強盛的表現。但可以確定的是,中國加大在海外的投資,更好地使用外匯資產會是一種新常態。

    譚雅玲:美債、外匯儲備不可能一直呈現單邊下降的趨勢。市場就是有上有下,有漲有跌。不過可以預見的是,未來半年,外貿情況不樂觀,外匯儲備會減少。而美債的增減,則還需要考慮國家資產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