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物流體系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有力支撐,一件包裹從采購到收貨,觸角越遠,發展空間越大,開放程度越高。今天就跟隨記者到鄭州航空港區來看看一件包裹在這里將經歷一場怎樣的“奇幻漂流”?
河南廣電大象新聞記者 胡靖雯:走進港區探新質,今天我們來到了鄭州新鄭綜合保稅區。隨著跨境電商和跨境物流的日益發展,大家買進口商品越來越方便了,全球好物動動小手就能收入囊中。那一件包裹從國外再到消費者手中大概需要多久呢?
菜鳥鄭州保稅園區運營主管 劉陽:這個就是裝著我們進口商品的包裹,里面裝的都是我們這種美妝類的商品,然后每個商品上面都有一個二維碼。
記者:這種二維碼是干什么用的呢?
菜鳥鄭州保稅園區運營主管 劉陽:這個二維碼就相當于是商品的身份證,我們通過手機掃描可以看到這個商品的原產地。
記者:原產地是在西班牙。
菜鳥鄭州保稅園區運營主管 劉陽:對,從歐洲西班牙到我們鄭州航空港再到我們倉庫大約需要兩天時間,然后從我們倉庫到消費者手中,這個(包裹)顯示目的地是新鄉,到新鄉消費者手中的話大概也是1至2天的時間,這樣加起來一共3至4天就可以到達消費者手中。
快遞包裹“跑”得更快得益于鄭州航空港正在構建的航空港、高鐵港、國際陸港、公路港“四港聯動”大樞紐。從今年5月1日起,盧森堡貨航每周在鄭州新增開三班電商包機,5月下旬還計劃新開第五航權航線,屆時在鄭航班將由每周14班增至18班。
盧森堡貨運航空公司總裁兼CEO 理查德·福森:通過從鄭州到歐洲的貨運線路,我們能夠抵達歐洲地區的125個目的地。從鄭州飛往美國芝加哥或者其他的貨運中心,再通過陸運我們可以去往美國的至少200個目的地。
鄭州機場河南航空貨運發展有限公司貨運市場營銷經理 劉嘉琳:經過十多年的發展,鄭州機場累計開通全貨運航線40多條,目前已形成橫跨歐美亞三大經濟區,覆蓋全球主要經濟體的航空貨運網絡。
“空中絲路”越飛越廣的同時,“公路港”也在持續發力。就在上個月,一輛裝載著26噸油脂提取預處理設備的TIR(國際公路運輸系統)大件運輸車輛,從鄭州綜保區開往俄羅斯,全程約6000公里。截至目前,港區已開通至莫斯科、烏茲別克斯坦、老撾三條TIR國際公路貨運路線,跨境國際公路運輸監管TIR車輛數占全國的70%以上。
新鄭海關副關長 歐陽亮元:TIR運輸高效、便捷,能夠適用多種貨物類型和運輸需求,隨著TIR運輸網絡的構建,將會為我省開放高地建設和區域的互聯互通,注入新的活力。
如今,高鐵物流中心也正在加快建設,鄭州至重慶間高鐵列車快件批量運輸試點工作已正式啟動;國際陸港預計今年建成后將具備中歐班列年發運“萬列千萬噸”的承載能力。
在“通道+樞紐+網絡”現代物流運行體系的帶動下,目前港區已累計入駐順豐、安博、“三通一達”等物流業企業400多家,一季度鄭州航空港區進出口貨值同比增長31.4%,其中出口同比增長78.3%。豐富立體的運輸方式和越來越廣的朋友圈讓每一件“包裹”,都成為對外開放廣度不斷拓展的生動注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