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遂平縣褚堂街道堅持把鄉村振興與產業發展相結合,探索新思路、新方法,不斷加大特色產業培育力度,因地制宜發展特色養殖,促進經濟發展、助力農民增收。
走進褚堂街道八里劉社區向陽養殖場,雞舍內一層層雞籠整齊有序、干凈整潔,排風、飲水、喂食等設施一應俱全,16000余只蛋雞悠閑地喝著水、吃著食物,收蛋槽里新鮮雞蛋整齊排列。養殖場負責人魏向陽正忙著喂飼料、拾取雞蛋。
據魏向陽介紹,她和丈夫劉海洲2011年從事蛋雞養殖行業,從最初的1000余只發展到如今的近20000只。魏向陽夫婦經過十多年的摸爬滾打,也積累了豐富的養殖經驗。隨著技術的成熟,設備的更新,蛋雞養殖的風險和成本也逐漸降低,雞蛋的品質也越來越好,目前已經供不應求。
向陽養殖場負責人魏向陽:目前我們養雞場存欄大概有16000只,每天可以收大概1200枚蛋。每天的雞蛋基本都是商超拉走,基本上不存貨,經濟效益還算是可以。
魏向陽告訴記者,養殖利潤增加除了雞蛋價格上漲外,還和飼料成本下降有關,目前的飼料價格比較年初有15%左右的降幅,這使得養殖效益比上半年明顯好轉。
向陽養殖場的快速發展是褚堂街道鄉村振興的一個縮影,鄉村要振興,產業是前提,群眾要致富,產業是支柱。近年來褚堂街道圍繞“支部引富、黨員領富、產業促富、能人帶富、群眾致富”的產業發展工作目標,堅持黨建引領產業發展,因地制宜,大力發展特色養殖產業,不僅實現了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也為農民開辟了一條新的增收途徑,奏響鄉村振興富民曲。
記者:謝飛 王維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