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蝌蚪榴莲芭乐丝瓜秋葵18,亚洲国产精品线播放,日韩视频一区二区,中文在线观看www,久久精品国产欧美日韩亚洲,亚洲国产成人久久

留美博士回河南固始種地 600畝投2000萬建生態園

編輯: 時間:7/30/2015 8:11:34 PM 瀏覽:1710

       河南農業大學在校研究生王靈光組建的合作社,是一支不一樣的“農業團隊”。70多人的團隊平均年齡不到27歲,有30多歲的碩士研究生,也有多名“90后”。

       王靈光帶領他的團隊改造農藥噴灑機、開發無人植保飛機,承擔國家投入超億元的農業科技園區項目,打造技術外包和訂單農業平臺,事業發展得紅紅火火。“我們有信心有能力,依靠科技創新,引領現代農業發展。”2月4日,28歲王靈光對記者說。

        在中原大地,一批像王靈光這樣的人正在悄然形成一支農業“新軍”,他們年紀輕、學歷高、視野開闊,而且理念新、腦子活、懂經營,身份和經歷與傳統意義上的農民截然不同:手持美國綠卡的留美博士葉長明和他的團隊,在固始縣流轉了600多畝土地,投資2000萬元,建立了以名優水果和名優花木為主的生態園;從英國利物浦大學學成歸來的“90后”小伙師鵬飛和晁思宇,投身綠色農業,在尉氏縣崗李鄉獨樓馬村當起了“快樂農夫”;30多歲的孫建超在西平縣組建農機專業合作社,流轉土地近萬畝,購買無人機等“高大上”農機,僅種地一年就掙幾十萬元……

        “這些大學生、研究生,在規模化種植、生態農業、新型農產品銷售等方面做得風生水起,正在成為全省現代農業的生力軍。”省農業廳科教處調研員石有民說。

        隨著農村勞動力規模流動轉移,多數青壯年勞動力進城務工,農業兼業化、農民老齡化問題突出。

        河南省同樣出現農業勞動力匱乏的危機,引發人們對“誰來種地”“如何種地”的擔憂。農村曾流傳這樣的順口溜:“‘70后’不愿種地,‘80后’不會種地,‘90后’根本不談種地。”

        危機中往往蘊藏著機遇。隨著農村改革的不斷深入,土地流轉、規模化經營加快推進,農業領域活力持續迸發,成為一片新“藍海”,最近幾年,河南省農業不僅吸引來許多商業巨頭跨界發展,更吸引了大批有志青年奔向“農門”。

        “高素質人才‘掘金’現代農業,是一個趨勢。”省委政研室農村處處長王民選坦言,我省需完善各項配套機制,創造良好務農條件與環境,讓更多素質高、學歷高、市場意識強的年輕人,在農業現代化建設中大顯身手。

        王民選同時提醒,農業投資周期長,不能期待短期就有回報。回鄉創業的大學生要耐得住寂寞,一步一個腳印,在土地上收獲“豐收”。此外,這些農業“新軍”還要掌握市場規律,學會駕馭市場的本領,在市場經濟大潮中實現人生價值。

 

作者: 記者盧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