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中晚報訊???今年86歲的韓紹勇參加過抗美援朝戰爭,退伍后成了一名普通農民。他曾帶著村民架橋修路,晚年又簽了遺體捐獻書。
老人不平凡的經歷和奉獻精神令人欽佩。
感黨恩立志報國
遂平縣槐樹鄉勝橋村的韓紹勇是個有故事的人,他經歷過戰場的生死瞬間。
“我小時候家里很窮,爺爺吸大煙,把家產敗光了,父親在上山砍柴時摔傷了腿。”昨日上午,韓紹勇在家中為記者講述了他參軍的原因。當時,家里全是老弱病殘,村里人都說韓紹勇肯定活不長。
后來,全國解放,韓紹勇和家人終于迎來了好日子。黨的恩情讓韓紹勇刻骨難忘,他曾多次報名當兵,都因為年齡小被勸了回來。
1952年,國家號召有志青年參軍抗美援朝,已經結婚成家的韓紹勇決定參軍。當時,他的兒子才出生幾個月。
經過幾個月的訓練,韓紹勇隨部隊奔赴朝鮮戰場。
槍林彈雨死里逃生
“那時候,用峰火連天一點兒也不為過,一場戰役下來常常犧牲很多同志。”韓紹勇回憶說,那時他是炮二師29團二營6連的通訊員,由于連里的戰友由12個人死的只剩4人,指導員就安排他當炮手。他共計打出去9枚炮彈。
韓紹勇說:“最讓我驕傲的是橋羊山戰役。當時毛主席下令讓拿下敵軍的三軍指揮所,我們上了100門大炮用了5個小時取勝,而且是零傷亡。”
抱著必死的決心走上前線的韓紹勇卻幾次與死亡擦肩而過。
有一次,韓紹勇和排長外出辦事,敵軍的飛機向地面投彈,炮彈在他身邊爆炸,排長被炸死,而他卻躲過了一劫。
“有一次,我們開著車誤入了敵軍的陣地,后面還有追兵和炮彈,我們都做好了戰斗到死的準備。”韓紹勇說,沒想到炮彈在車的兩側炸來炸去都沒打到車上,大家幸運地逃了回來。
“看著戰友一個個倒下,我的心情很悲痛,一心想著要和敵人血戰到底。”韓紹勇堅定地說,直到雙方停戰,他才根據部隊的安排回國。回國后,他到確山縣建兵營,曾榮獲三等功一次,還提了干。
返鄉務農不忘奉獻
1957年,看到國家安排退伍軍人有些困難,韓紹勇認為自己已經完成了軍人的使命,決定退伍回家務農。
韓紹勇所在的村頭有一條河,村里人只能靠劃船進出,每到播種或收獲季節,運送莊稼和農資很不方便。韓紹勇經上級同意后,帶領全村200多人一起建橋。他和大家一起不分晝夜地拉石填土,經過幾個月的努力,一座跨河橋終于建成了。
晚年的韓紹勇回報國家、回報社會的熱情依然不減。他去參加無償獻血活動,無奈過了獻血年齡,想捐些錢資助別人,又力不從心。
后來,韓紹勇想起了捐獻遺體。他多方打聽,終于在紅十字會工作人員的見證下簽了一份遺體捐獻書。
“我死后,把遺體捐給國家,還能為國家的醫學研究做點兒貢獻。”簽完遺體捐獻書韓紹勇說,這是他為國家做的最后一件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