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設在河南太行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紅外相機拍攝到的金錢豹。⑤3
本報訊(記者杜君)不同的地點,同樣的主角,國寶金錢豹中原又“出鏡”啦!4月24日,濟源市林業局傳來消息,布設在河南太行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濟源管理局的紅外相機,日前在3個林場5處林區“抓拍”到20余張金錢豹活動的生動場景。
“經比對分析,區內至少存在3只以上金錢豹。”中科院動物研究所研究員肖治術說,能有食物鏈頂端物種金錢豹分布,說明濟源太行山生態系統和食物鏈比較完善。
金錢豹學名華北豹,作為豹的一個亞種,是“中國特產”。由于曾被大量捕殺,種群數量急劇下降,屬瀕危物種,被列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目前僅在河北、河南、山西、陜西、甘肅等地有發現。
為摸清金錢豹野外分布現狀,今年1月,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與河南太行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濟源管理局簽訂合作協議,正式啟動華北豹及其獵物資源紅外相機監測項目。該項目主要利用紅外相機和動物痕跡等調查方法,對太行山自然保護區內華北豹及其獵物資源進行監測。
4月中旬,濟源管理局對布設的紅外相機進行了數據回收,發現共拍攝到動物32種,包括獸類14種,主要有一級保護動物金錢豹、原麝,二級保護動物獼猴、黃喉貂等;鳥類13種,主要有二級保護鳥類勺雞、紅腹錦雞等。其中,金錢豹的“出鏡”地點分別在黃楝樹林場、愚公林場、蟒河林場的5個地方,共拍攝到照片20余張。
當天下午,記者驅車前往“抓拍”地之一——蟒河林場水洪池林區,路遇附近一位村民在放羊。經詢問,這位村民說的確見過豹子,“羊對豹子非常警覺,人還沒有發現,它們就會自動抱團防御。”
據悉,繼2011年12月23日,我省首次利用紅外自動相機在修武縣監測到金錢豹等野生動物以來,金錢豹“出境”的范圍又擴大到修武之外的濟源市。
(河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