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蝌蚪榴莲芭乐丝瓜秋葵18,亚洲国产精品线播放,日韩视频一区二区,中文在线观看www,久久精品国产欧美日韩亚洲,亚洲国产成人久久

詩人舒婷河南祭杜甫 自言《致橡樹》不是愛情詩

編輯:廣視在線 時間:7/15/2015 11:36:34 AM 瀏覽:4171

Img410941465

東方今報首席記者 梁新慧/文

  記者 邱琦/圖

  4月5日,鞏義杜甫故里景區內,來自世界各地的詩人聚在一起,祭拜偉大詩人杜甫。在這些人中,一位身著黑衣,穿著棕色花格裙的女性(左一),表情肅穆,向杜甫深深鞠躬。脖頸中的黃絲帶,在絲絲細雨中隨風起舞,她就是詩人舒婷。她的那首《致橡樹》,對于當下的中國人來說,家喻戶曉,也是傳誦至今的短詩經典。

  上午9時30分,鞏義杜甫故里景區內,來自世界各地的詩人團聚在一起,向中華民族的偉大詩人杜甫寄托自己的哀思。在人群中,詩人舒婷身著黑衣和棕色花格裙,表情肅穆。在人們的印象里,能寫出《致橡樹》的舒婷,一定是位漂亮的女子吧?記者近距離發現,她的鼻梁上架著一副眼鏡,鬢角華發已生。38年前的1977年,她創作《致橡樹》的時候,的確很年輕,只有25歲。今天,她的面龐上已經悄悄刻下了光陰的痕跡,畢竟,她已經63歲了。

  自言《致橡樹》不是愛情詩

  在讀者眼里,《致橡樹》表達的是一種成熟的體現著美好人生理想的愛情追求。“我必須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為樹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這種在同一地平線上,各自獨立而又互相扶持的愛情觀念,既蘊含著東方女性所珍重的女性溫柔,又富有重視人格價值獨立的現代意識,因此被廣大讀者欣賞,而且作為愛情詩歌的典范被廣為流傳。

  “實際上,橡樹是永不可能在南國跟木棉樹生長在一起的,在這首詩中是將它倆作為男性與女性的指代物。”舒婷說,創作《致橡樹》的起因是呼喚和展現女性的覺醒意識,她是在用自己的聲音說出對世界的感受,因此這并非一首愛情詩。

  在當代詩人中,舒婷的知名度很高,但她又可能是中國最低產的詩人,平均每年寫不到6首。盡管少,但在很多人心中,她的詩曾經是整整一代人的心靈“火把”與“拐杖”。而她卻并不認為自己寫過好詩,只是在那個時代努力過。一直到今天,始終沒有寫出令自己滿意的作品。

  粉絲要求合影大多被拒絕

  得知舒婷來到鞏義,很多粉絲犧牲清明假期,趕來希望能夠與她合影或是索要一個簽名。祭拜杜甫儀式結束后,到中午就餐的這段時間,不少人找她合影,大都被她拒絕。倒是一個小細節,引起了記者的注意:凡是拿著她的詩集去找她,她雖然不說話,但會給其簽名,不過,要想與她合影,十有八九會被拒絕。

  一位同舒婷熟悉的詩人向記者透露,舒婷喜歡和作家朋友們開玩笑,也喜歡漂亮的衣服、精致的飾品,但她有“三不”:不接受采訪,不朗誦,參加會議不發言。這位詩人說,或許是她不愿意再談詩,不愿意再談論人盡皆知的《致橡樹》,又或許是她希望將那些光環和榮耀留在那個時代,將時代造就的“幸運”放歸原位。

  “想與她合影,她沒有同意,連句話也不說,讓我很失望。”一位舒婷的粉絲抱怨:“她的詩歌在我心里的分量那么重,而見了她,她不但不合影甚至連句話也不講,我不想給她打上清高的標簽,但我實在找不到安慰自己的理由。”而另一位粉絲認為,詩人都有個性,也許,不合影就是她個性的體現。